时间:2023-05-17 09:12:54 | 浏览:270
智能手机市场走到2022年,“分水岭”现象愈发明显。
一面是整个智能手机市场销售规模持续紧缩,根据信通院公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市场销售量较前一年再度下降了两成以上。另一方面却是高端智能手机销量节节见长,苹果甚至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达成新高。厂商必须应对行情变化,而向上攀升并站稳高端已然是明确方向。
过去的这一年,各家厂商的高端产品可谓是百花齐放:小米牵手徕卡打造小米12S Ultra,试图争夺影像旗舰高地;OPPO祭出了自研影像芯片,并组建了多品牌的高端阵容;荣耀发力折叠屏手机,突出质感和设计;vivo则是持续提升X系列产品力,一步步占领高端用户认知。
(图源:vivo)
很显然,vivo是高端战略实施后回报最可观的手机厂商,销量、客单价和份额都做到了逆势增长。Counterpoint数据显示,vivo在2022年上半年的重磅产品X80系列,帮助该品牌在第二季度获得了国内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市占率从6%至13%的增长,领先于其他品牌而仅次于苹果。
(图源:Counterpoint)
如此巨大的进步,让我们对vivo有了更多的好奇——vivo从产品到品牌都发生了怎样改变来获得如此成绩,背后又是哪些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和观点进行指导,vivo未来还有可能怎样提升?在与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胡柏山的交流中,答案逐渐浮出了水面。
影像为锚点,确立X系列全能旗舰地位
从2012年的vivo X1开始,X系列已经走过了十年时光,能存续如此长跨度的产品系列在整个行业并不多见。其间还有过多次尝试,轻薄、音频、影像、时尚......vivo高端故事中总是少不了X系列产品的身影。2022年上半年发布的vivo X80系列,则以影像为锚点确立了全能旗舰地位。
(图源:vivo)
同时期高端智能手机受到不同方面制约难说完美,vivo却在X80系列上大胆启用了联发科+高通的双平台策略,让用户可以得到稳定的高性能表现。这恰好是树立高端产品形象必要条件,自然让市场认可vivo跃升的态度。
与蔡司深入合作的种子也绽放出更艳丽花朵:有独特色彩表现、影调风格、拍摄功能,还提供全焦段高素质多摄影像系统,能帮人轻松拍出观感好质量高的照片视频,迅速转化成高端信心满满的大众口碑。新近发布的vivo X90系列,更做到性能功能全面承接和旗舰影像体验升华。
X Fold兑现“我全都要”,问鼎折叠屏之巅
毫无疑问,折叠屏成了常规旗舰之上更高端的存在,但如何做出既有高端姿态也有对应销售成绩的折叠屏产品,行业内暂时没有达成共识。一些厂商认为,轻薄对于折叠屏相当重要,以至于在控制重量、降低厚度的过程中减去了部分规格,让不少旗舰产品用户感到遗憾。
(图源:雷科技)
vivo把握住了这个机会,2022年带来的两款产品,都完美符合人们对旗舰定位折叠屏的高要求。不仅有影像、超声波屏下指纹、高刷内外屏、无线快充等,做到各项顶级规格应有尽有,还针对折叠屏开发充分契合体验的软件功能。因此,提到折叠屏必有X Fold和X Fold+之名。
iQOO兼顾游戏利器和“水桶机”双重身份
子品牌iQOO作为vivo扩展版图的重要环节,在坚持自己这件事上几乎做到了极致。这一年内,iQOO数字系列、iQOO Neo系列、iQOO Z系列数款新机问世,却都无不例外地贯彻着相同的产品风格,以有竞争力的价格为用户提供高性能的产品,并在影像、通信连接等日常体验不落下风。
(图源:vivo)
iQOO稳抓日常体验和畅快游戏之间的平衡,既可以是性能释放充分的游戏利器,还可以是影像、影音娱乐等都没有短板的“水桶机”。一系列产品恰好为增强游戏几乎舍弃一切的电竞手机提供完美补充,让热爱游戏也不想对生活有所妥协的用户,就此有了最佳选择。
透过这一年间的爆款产品看本质,能清晰察觉到vivo的高端突破其实是是稳中求进,一步一个脚印获得全面进化。
日积跬步,终得影像实力爆发
在2022年,影像是vivo最鲜明的高端标签之一,不过这绝非一日之内获得的成就,背后是历代产品不断尝试长期积累的结果:X50系列首发微云台,探索防抖能力边界;X60系列引入蔡司联合研发,百年影像在移动端再度开花;X70系列首发V1芯片,加持独家暗光画面处理能力。
(图源:vivo)
于是在最新的X90系列手机上,我们可以找到一代代X系列传承下来的这些元素。能看到vivo一以贯之坚持的人像摄影,借由双人像长焦有了更强大的创作空间,持续追求的拍得更有质量,通过超大底传感器进入新境界。实力和口碑不断增强的影像,还只是vivo打造高端体验一环。
双芯并进创旗舰性能新高
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高色彩准确度的高端手机交互体验,始终需要强大硬件性能予以支撑,这也是我们始终认为性能没有“瓶颈”的原因所在。vivo则是在2022年给全行业“打样”,不仅使用双平台打造最新款旗舰手机,还都做到了最优秀的表现,并且结合自研芯片实现双芯体验。
(图源:vivo)
胡柏山坦言,跟联发科进行相对深度合作,两款手机都以天玑9000为主的X80系列,是vivo做高端的新思路转变。过去联发科平台手机缺乏在4000元以上的销售表现,而X80系列上市后表现远超预期,vivo不断增加产量满足需求,还认为它跟系列首款vivo X1一样具有里程碑意义。
过去几年,联发科芯片一直缺乏能够担当起门面的高端手机,即使发布规格领先的天玑9000,也遭受外界关于调校优化相关的质疑。vivo用X80系列成功实现双赢,展示自身能力也为联发科正名:只要深入底层进行充分开发,同样可以带来旗舰级别的影像体验和综合性能表现。
兼容并包,创造更优系统体验
OriginOS让vivo手机在点亮屏幕后依然保持着高辨识度,原子通知、华容网格、行为壁纸等大胆创新,使得年轻人纷繁多样的个性化需求可以得到极大满足。最新发布的OriginOS 3中,研发团队从底层出发带来了多项体验改进,但有声音质疑这套系统正在失去最别具一格的元素。
(图源:vivo)
胡柏山表示从做OS的角度,要把Top5、Top10的场景体验做到极致。因为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不需要一开始定到多远大的理想,就是要聚焦在用户的核心场景,把核心场景体验做极致就ok了。为此,vivo的3000人系统团队中有数百人进行底层研发,未来会有更多人参与其中。
我们可以发现,vivo打造手机操作系统不是为追求创新而舍弃稳定,而是在充分尊重用户需求和使用习惯延续前提下给到改进。在用户最熟悉的应用和场景中做到更流畅稳定,还能有设计和交互层面的诸多意外表现,vivo手机的软硬件综合体验便从此有了更多高端气质。
vivo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沈炜曾在2022年新春致辞中提出,“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一切都要回归到以用户为导向”,而胡柏山在交流中同样提到“公司提出‘设计驱动’,本质上就是极致的用户导向”。在今天看来,万分重要的用户导向,已然让vivo拥有了更长远的创新视野。
vivo对自身应当长期坚持的路线,以及何为正确创新方向有明确认知。从产品层面上,可以清晰看到vivo在设计、影像、系统、性能四个赛道上的投入与产出,以设计为例,云阶设计已经成了X系列乃至vivo高端手机的标志特征,与不同材料和方圆元素的结合也都有了独特韵味。
(图源:vivo)
胡柏山发言同样体现了这家公司对长赛道的理解:每个用户的使用场景有区别,需要识别出想要服务好的高端用户到底是哪类人群,在他高频率场景找出长线、可持续迭代的解决方案。针对拍好照片、优质设计、易用系统、强大性能等持续投入不断改进,这就是vivo的长赛道。
显而易见的是,vivo在何为高端上有深刻的理解:绝对不只是在品牌调性上站得更高,而是要从最根本的产品体验上予以体现,做那些更强大、更能满足高端用户需求的事情,才能在产品销售到品牌形象实现全方位高端。而这些,往往不是一年时间或是一代产品可以解决的事情。
(图源:vivo)
胡柏山坦言:“其实现在各个品牌也在做这个动作,但是否真的下定决心,我觉得高端机之路对每个品牌来说都是逃不掉的。”因为坚持,不惜终结口碑颇丰的Xplay和NEX系列,只因“干的都是偏短赛道的东西,不具有长期性。”
这一思想也体现在vivo的预研体系上:X90系列发布不久,目前由约五到六成研发资源参与的下一代产品“N+1”,就已经锁定规格只待完成研发工作,这和“N+2”一起代表着短期目标。vivo中央研究院精力主要花在更长远的“N+3”项目上,未来将至少有一半研发力量专注长期目标。
高端手机立的不只是品牌,还有综合的体验积累。如今在vivo手机上习以为常的闪光点,像是耗时短发热低的快速充电、实用影像算法和有趣拍摄功能、畅快自如的游戏体验还有种种便捷的系统能力,都在高端旗舰首秀逐渐推广到中端产品,vivo乐于将经过充分验证的体验下放。
(图源:vivo)
于是主流价位用户同样可以获得vivo式的创新成果,不会因为产品定位不同就和高端体验彻底无缘,先进技术成果都将借此辐射到更多人群。这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新的高端用户——因为主流产品提供了更好的表现,所以在消费高端产品时愿意优先选择同样来自vivo的手机。
X80、X Fold不仅带来销售层面的成功,还让这家专注长期投入、积极站上高端的厂商有了更多自信。“2022年是vivo高端突破信心奠定之年。有了今年这个过程,对明年、后年,无论是前台市场端,还是中后台的研发端,都获得了巨大的信心,在内功上,我们比过去要好很多。”胡柏山诚恳地说。
vivo在2022年取得的高端化阶段性成果值得肯定,意味着过去几年的坚持获得了应有回报。立足当下也要看向未来,从曝光动作能看出一切都不是终点,今后的迭代更加值得期待。胡柏山就在会上透露V3芯片即将问世,这款定位协处理器的vivo自研芯片,为明年下半年新品准备。
(图源:vivo)
手机行业的变化同样没有停止,一面是存量市场的挤压愈发明显,一方面是各家厂商都在加大投入高举高打。待到将来某个时间点,必将出现关系到某一个玩家生死命运的转折,这就关乎到今天有过怎样的“未雨绸缪”。无论是姿态还是结果,2022年的vivo似乎是先走上了快车道。
从外部观察行业,会感觉到存活至今智能手机厂商都在做差不多的事:产品高端化、底层软硬件技术投入、多设备多场景体验、下一代设备预研......貌似不曾有本质区别。然而就像我们都知道的,长跑重要的不是当下做了什么,而是为坚持下去准备了什么。
从这个角度来说,vivo早已有了自己的明确理解,逐渐品尝到更多长期投入结出的果实。
智能手机市场走到2022年,“分水岭”现象愈发明显。一面是整个智能手机市场销售规模持续紧缩,根据信通院公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市场销售量较前一年再度下降了两成以上。另一方面却是高端智能手机销量节节见长,苹果甚至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达成新高
在经过了多日爆料后,vivo终于正式确认了新品发布活动时间。今天,vivo发布消息显示,4月20日19:00,vivo折叠系列及平板旗舰新品发布会,敬请期待。也就是说,下周大家就能够正式见到多款vivo旗下的新机了。按照目前的消息来看,这次
本间高尔夫(06858.HK)发布公告,将于2022年12月28日派发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中期股息每股1.5日元。截至2022年11月29日收盘,本间高尔夫(06858.HK)报收于3.27元,上涨0.62%,换手率0.01%,成交量
本间高尔夫(06858.HK)发布公告,将于2022年12月28日派发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中期股息每股1.5日圆。截至2022年12月14日收盘,本间高尔夫(06858.HK)报收于3.3元,上涨1.54%,换手率0.03%,成交量1
本间高尔夫(06858.HK)发布公告,将于2022年10月10日派发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2日圆。截至2022年9月22日收盘,本间高尔夫(06858.HK)报收于3.18元,下跌0.31%,换手率0.01%,成交量
在恒宝校区米高轮滑俱乐部学习轮滑,今年4岁的吴云博同学,迎来了人生中第二次参加轮滑比赛,在2022年小米高飞2022年全国青少年轮滑巡回赛(广州花都站),获得:最佳人气奖的冠军!小小年纪的他,仅参加两届轮滑比赛就获得了三个冠军一个亚军202
2022年1月11日,2022年YONEX新品发布合作伙伴会议在三亚进行,会议上YONEX为大家展现了包括羽毛球、网球、高尔夫、滑雪板四个事业部的产品,体现了品牌植耕多项体育项目并展示了为中国体育事业所作出的努力。全新EZONE精彩上市新年
1月6日,甘肃省投资商会2022年年会在甘肃兰州希尔顿大酒店盛大开幕,年会盛况空前,群英荟萃,高朋满足,再一次向世人彰显了甘肃投资环境的良好氛围和疫情之后甘肃经济的良好恢复。出席这次年会的除了商会的领导之外,还有省市政府人员、广河县招商人员
今年上半年,vivo在S15系列上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将线下用户喜欢的『轻薄高颜值』和线上极客钟爱的『硬核高性能』结合了起来。而这次尝试也得到了线上、线下市场的一致认可,不仅斩获了多个渠道的2500-4000价位段销量冠军,在随后的618预
当我们对折叠屏、屏下摄像头、亿级像素等“新奇”的配置见怪不怪时,也就意味着我们早已习惯了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虽然在当下,智能手机市场的红海化给用户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对于很多只需要基础通讯功能的用户来说,这些“新奇”配置的实用性似乎并不是很高
所谓买电视,重点看画质,所以,OLED仍然是高端机型的首选。LG是OLED电视首选品牌,因为他们自己生产OLED面板,像索尼等的OLED电视也是用的LG的面板。盘点一下2022年,最好的OLED电视。LG G2画廊系列特点:亮度一流,游戏玩
近日,创维集团(股票代码:00751.HK)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实现整体营业额为534.91亿元,同比增长5%;本年度溢利及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本期溢利分别为14.07亿元及8.27亿元,分别同比下滑28.4%、49.4%。其中其
欢迎来到知电实验室。熟悉知电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每年知电都有一个耗时,耗力,耗钱的大项目,就是冰箱横评!当一个评测项目的时间拉长到6年,评测数量达到30多款,就能近距离地看到,整个冰箱行业的变化。在综合考虑了价位和销量后,我们选择了453升
【蓝科技观察】2022年在家电产业整体仍然趋弱背景下,冰箱业不会独善其身。量额双降,是刚刚过去的2022年中国冰箱业最真实的写照。根据奥维云网(AVC)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2022年冰箱市场零售量为2988万台,同比下滑6.3%;零售额92
编辑 | 虞尔湖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近年,“国产替代”是个热门词汇,除了一些科技企业的产品逐渐代替海外品牌、打破被进口产品垄断的格局、甚至走出国门外,宝宝成长必备的国产奶粉品牌也在逐渐崛起,甚至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对进口品牌形成了反超